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10-22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2025年16期
/ 2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周鹏强

410329199403239689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其对企业生产要素、运营模式的重塑,使知识作为关键战略资源的价值愈发凸显。传统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受限于技术壁垒、部门分割等问题,难以适应数字经济下知识快速流转、动态更新的需求,导致知识利用效率低下、创新动能不足。本文结合数字经济的技术特征与企业知识管理需求,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冲击与需求变革,重点探讨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为企业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创新;数据驱动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突破,推动企业从 要素驱动创新驱动转型。知识作为企业创新的核心载体,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传统知识管理模式多以 文档存储”“人工传递为核心,存在知识收集不全面、共享不及时、更新滞后等问题,无法满足数字经济下企业对知识高效利用、快速转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数字经济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冲击与需求变革

1.1 数字经济重塑企业知识管理的外部环境

数字经济打破了传统经济的时空限制,使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从市场环境来看,消费者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特征,企业需快速捕捉市场动态,将用户反馈、市场数据转化为知识,以调整产品与服务策略,例如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浏览、购买记录,提炼用户偏好知识,进而优化推荐算法与营销策略。从技术环境来看,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新工具,传统依赖本地服务器存储知识的模式,面临数据容量有限、安全风险较高的问题,而云存储技术可实现知识的海量存储与跨地域访问,区块链技术则能保障知识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这些技术变革迫使企业重构知识管理的技术基础。

1.2 数字经济催生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在需求

数字经济下,企业知识的形态与流转逻辑发生改变,催生了新的知识管理需求。一方面,知识形态从 结构化知识非结构化知识延伸,除传统的文档、报告外,企业运营中的用户评论、生产日志、员工沟通记录等非结构化数据,均成为蕴含价值的知识来源,传统仅关注结构化知识的管理模式,无法覆盖这些新型知识,导致知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知识流转从 单向传递双向互动转变,传统模式中,知识多由管理层向基层传递,或由技术部门向业务部门传递,流转效率低且易出现信息损耗;而数字经济下,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均可能成为知识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例如研发部门的技术知识可通过数字化平台快速传递至生产部门,生产部门的实践经验也可反向反馈至研发部门,形成知识互动循环,这要求企业构建更灵活的知识流转机制。

二、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创新的核心,是依托数字技术构建 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动态更新、安全保障的新型管理体系,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需从知识获取、共享、更新、安全四个维度展开详细论述。

1.1 构建数据驱动的知识获取与整合机制

传统知识获取多依赖员工主动提交、部门定期汇总,存在获取范围窄、时效性差的问题。数字经济下,企业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实现知识的全面整合。具体而言,企业可借助物联网技术收集生产环节的实时数据,如制造企业通过设备传感器获取生产进度、故障信息,将这些数据转化为 生产优化知识;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爬取行业报告、竞争对手动态等外部数据,结合内部的客户数据、运营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分析,提炼出具有决策价值的知识。例如,互联网企业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形成 用户需求洞察知识,为产品迭代提供依据,这种数据驱动的知识获取模式,能有效提升知识的全面性与时效性。

1.2 打造平台化的知识共享与流转体系

部门分割是传统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数字经济下,企业需搭建数字化知识共享平台,打破组织边界,实现知识的高效流转。该平台应具备 存储 + 互动双重功能:在存储层面,将企业的结构化知识(如规章制度、技术手册)与非结构化知识(如员工经验案例、项目复盘报告)分类存储,并通过标签化管理实现知识快速检索;在互动层面,设置 知识问答”“经验分享板块,鼓励员工实时交流,例如技术部门员工可在平台上解答业务部门的技术疑问,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此外,平台可接入企业的 OA 系统、CRM 系统,实现知识与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如销售人员在跟进客户时,可通过平台直接调取客户历史合作知识、同类客户服务经验,提升业务处理效率,这种平台化模式能促进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无壁垒流转。

1.3 建立动态化的知识更新与迭代机制

数字经济下,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知识的 时效性成为关键,传统静态的知识管理模式易导致知识过时。企业需建立动态化的知识更新机制,首先,设定知识 有效期标签,对行业政策、技术标准等易变动的知识,标注更新时间与责任人,到期后由责任人结合最新数据与信息进行修订,例如物流企业需根据最新的交通政策、油价波动,更新 物流成本控制知识;其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知识的自动更新提示,通过算法监测外部数据变化,当行业出现新技术、新政策时,自动向相关部门员工推送更新提醒,确保知识与外部环境同步;最后,鼓励员工参与知识迭代,将知识更新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对提出有效知识修订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更新知识的积极性,保障知识的动态适配性。

1.4 完善数字化的知识安全与保障制度

数字经济下,知识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与流转,面临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需构建全方位的知识安全保障制度。从技术层面,企业可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知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利用访问控制技术设置不同岗位的知识访问权限,如普通员工仅可查看基础业务知识,管理层可访问战略决策类知识,防止核心知识泄露;从管理层面,制定知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在知识获取、使用、传递过程中的责任,禁止将企业内部知识外传,同时定期开展知识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例如通过案例讲解知识泄露对企业的危害,帮助员工树立安全观念。此外,企业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知识溯源,记录知识的创建、修改、传递轨迹,一旦出现知识安全问题,可快速定位责任人,保障知识资产的安全。

结语

数字经济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冲击,本质上是对 知识价值转化效率的更高要求,传统知识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下企业知识管理的需求变革,提出从数据驱动的知识获取、平台化的知识共享、动态化的知识更新、数字化的知识安全四个维度创新知识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了理论路径。未来,企业需进一步结合自身行业特征与技术基础,推动知识管理模式落地,以知识创新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本文未涉及不同行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差异化特征,后续可围绕细分行业展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苏涛永,刘姝伶,吴甲春.数字经济背景下知识链管理与市场环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协同影响机制[J].管理评论, 2025(4).

[2]姜良运.数字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产城:上半月, 2023(3):0217-0219.

[3]郑丽琳,刘东升.数字经济,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4(10).

[4]孙涛.G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23.